首页 > 种田小说 > 靖难攻略 > 第351节

第351节(1/2)

目录
好书推荐: 权泽 相恋十二年的老婆是绿帽癖怎么办 兄弟俩太爱我怎么办(强取豪夺、1v2) 词不达意(骨科,姐弟) 檀郎说(古言兄妹)(真骨科h) 禁爱(真骨科) 恶魔双子(双胞胎兄妹骨科1V1) 真心破碎 bg骨科万花筒 大少的玩物

靖难攻略第351节

“蔚州城大而守军寡,城外还有旧筑台,面对燕逆数万之众,定然是守城不下。”

“眼下,蔚州城恐怕早已经投降,燕逆正在前往大同路上。”

“若是我们不去,围魏救赵便成了大同失陷,仅凭届时我军便会丢失对燕逆西部的压制。”

“传令,十万马步官军更变路线,从紫荆关入大同,军中骑兵尽数归越巂侯节制,配合徐凯部强攻北平城。”

“末将领命!”俞通渊作揖,诸将也纷纷前往各军,调整行军路线。

这种贸然更改行军路线的事情,一旦操作不好就容易发生骚乱,然而这种骚乱却没有在李景隆军中出现。

十万马步官军井然有序的将后军改为前军,将前军改为后军,调转挽马车向南边的紫荆关赶去。

指挥十万人对于李景隆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他每次大练兵少则五六万,多则二十余万。

哪怕就算是朱棣,当下唯一一次率领超过二十万大军出塞,也不过是洪武三十一年的备边罢了。

十万大军在李景隆手中如驯化的猎犬,以每日行军七十里的速度南下紫荆关,奔赴大同战场。

他们开始南下,俞通渊则是与平安等人率领两万骑兵北上。

不出意外,他们会在明日正午越过芦沟桥,眺望北平城。

与此同时,徐凯所率的兵团也会徐徐前进,在十八日左右抵达北平城外,开始强攻北平城。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留守北平的张玉将北平以南的所有城镇百姓纷纷迁移进入北平城中。

原本只有十四五万人口的北平城,一下子聚集了三十几万军民。

张玉自持城中粮食充沛,根本不担心北上的明军,而是在加固城防。

尽管不知兵,但朱高炽也以世子身份在城墙马道走动,激励着守城兵卒。

只是在遇到一些兵卒时,朱高炽只觉得他们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

“张将军,那些兵卒怎么看我怪怪的?”

马道上,朱高炽离开了那一段充满凝视的马道后,便拉着张玉上箭楼询问。

张玉闻言也看向了朱高炽所说的马道,脸上表情凝滞片刻后才小心翼翼道:“那边,是大宁的人……”

“……”听到回答,朱高炽算是明白为什么他们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了。

这也就是大宁的兵还能这么安静看着他,若是换做渤海的兵,恐怕已经私下把他骂了不知多少遍了。

前番说过,渤海军识字率很高,但识字率高也就代表他们更清楚世子位意味什么。

渤海在北打生打死,如今又被调来北平抵御南军,可不是为了燕王朱棣,更不是为了他这个素未谋面的世子朱高炽,而是单纯听从自家殿下军令罢了。

朱高炽也不傻,他听了张玉的解释后,心里便叫苦了起来。

“这脑袋挂裤腰带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他苦着脸,可有人却在欢声笑语中。

“呜呜呜——”

上千里外,当号角声在登州湾络绎不绝的响起,盘踞在此的百余艘木质硬帆战船缓缓驶离港口。

硬帆鼓起,轻轻摇晃着,足有数千面,显得十分壮观。

甲板上,所有的船员们穿着明甲或纸甲,手持长枪,神情肃穆,仿佛随时准备迎战敌舰。

火炮已经就位,架在船首和两舷炮口。

只是百五十余战船,却足有两千余门火炮。

放眼同时期的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拉出这样的雄壮舰队。

大明平倭水师的旌旗在二月依旧凌冽的寒风中鼓动,猎猎作响,显示着大明对海洋的统治与强大的压迫感。

由于黄河改道,因此渤海湾的海水虽不蔚蓝,但也足够清澈。

清澈的海浪汹涌的拍打着船身,冬季与春季的北方偏北季风,渤海和北黄海的风向也以多西北风为主,因此让向偏西北进军的平倭水师行船略有困难,不得不采用摇橹划桨和侧硬帆的方式行船。

当硬帆经过调整,原本的西北风从阻力变成了助力,港口的人们纷纷围观,欣赏着这壮观的场景,祈祷这支舰队能够旗开得胜,带来胜利。

在他们的注视下,一百五十余艘战船开始向北方的皇城诸岛进军,并缓缓消失在了海平线上。

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平倭水师在行驶数十里后开始向辽东半岛的西侧海域进发。

站在甲板上,穿戴甲胄的杨俅看着自己麾下的水师,感慨万千。

他已经收到了杨展的来信,也知道杨展身后的那位渤海郡王想让自己怎么做。

他没有多想,毕竟杨展是他唯一的儿子,只要杨展能过好,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怨言的了。

放平心态,他将注意力调整到了水文上。

伸出手感受那西北风向,杨俅也摇了摇头。

“就连风向也在帮忙吗……”

在他说出这句话后,载兵一万,战船、马船一百五十余艘的平倭水师渐渐驶离皇城主岛的范围。

在他们北上的同时,留守登州城的陈瑄也率领自己麾下的长江水师前往了城隍南北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