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沪上人家[年代] > 沪上人家[年代] 第226节

沪上人家[年代] 第226节(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陸禁書:新金瓶梅 乙女游戏之邱将军爱吃肉(古言.NP.H) 可行性试验(普女万人迷,NPH) 你好,请收货[np] 重组家庭的你和哥哥们(第二人称|兄弟夹心) 徐總他是自願的【限】 长恨书(古言 先婚后爱) 公爵的垂耳兔夫人 (强制爱) Sólfall 寒症缠身的表妹h

沪上人家[年代]沪上人家[年代] 第226节

韩卫鹏、吴志用互视一眼,韩卫鹏扑哧笑了,“嫂子那样的人才,你信不信,今天跟老大离婚,不用等到明天,甚至都不用走出民政局,追求者就能排成长队,将民政局围得水泄不通。”

吴志用推了下眼镜,跟着笑道:“到时老大想回头就难喽。”

褚辰一脸黑线,气得抬腿去踹两人。

“哈哈……”韩卫鹏大笑着飞快窜了。

吴志用反应没那么快,挨了一脚,拍拍腿上的灰,他没当回事,只问道:“队长你的钱都投到运输公司了,去美国跟嫂子要钱吗?要不要赶在12月之前,想办法再挣一笔?”

“不用。你嫂子让我把心放在学业上,钱什么的不用我操心。”

“吃软饭啊。”吴志用忍不住笑道。

褚辰唇角扬了扬,眼里闪着光:“嗯·,吃软饭。”

而在家的邱秋,打电话跟任章华、丁宜春、陈教授沟通后,选定了《苗医苗药古今方略》作为毕业课题,其他民族的医学研究先放一放。

决定了,邱秋开始取出纸笔,写书,然后将诸多方子和治疗方法参与临床实践。

在此之前,苗医是没有成文的医典和学术著作的,传承全靠口传心授。

时间转眼到了11月,在邱秋、褚辰和孩子们各自忙着学业的时候,老太太的二哥携儿子、孙女到了。

舅公吴兆信,出生于1902年,如今已78岁高龄,前些年身体不是太好,一直在病中,这两年虽找了中医调理,却也是虚瘦无力,由医生陪同、保姆推着轮椅步下的飞机。

表叔吴长治是他大儿子,出生于1928年,他在国内长至21岁,完成学业并娶妻生子后,才同父母移居美国,对内地的感情一如他父亲般深刻。

陪同二人回来的表姐吴隆漪是表叔的大女儿,31岁,未婚,短发,一身灰色的卡斯珀套装,金色的菱形耳饰,尽显女性的优雅与贵气。

11月的沪市受大陆冷高压影响,盛行西北风,空气干燥,降水相对较少,温度在10c-15c左右,邱秋内里是件长袖针织衫,牛仔裤,外面是件米色长款风衣,脚上是双小白鞋。

长发挽起,斜插着支乌木钗,手上一块旧表,除此之外,全身再无饰品。

可就那么往人堆里一站,便已鹤立鸡群了。

昭昭和航航立在妈妈身旁,一边避着来往的人群,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几人。

老太太、褚辰已上前寒暄。

吴隆漪伸手抱住老太太,笑道:“姑奶还是这么年轻、美丽。”

“臭丫头就会胡说,我都多大年纪了。”

“再大那也是美人。”

“哈哈……就你嘴甜。”

吴隆漪松开老太太,朝邱秋几人看去,笑道:“那就是邱秋和昭昭航航吧?”

“对,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走到邱秋跟前,笑道,“邱秋,这就是我跟你的说隆漪,你表姐。昭昭航航叫表姨。”

不等三人唤人,吴隆漪便笑道:“叫什么表姐、表姨啊,叫姐,叫大姨。”

“姐。”邱秋唤了声,笑道:“路上辛苦吧?”

“我是没啥,爷爷遭罪了,回头你帮忙看看。”

“好。”

“大姨。”昭昭航航唤人。

“乖。”吴隆漪伸手摸了摸两人的头,跟邱秋笑道:“你可真会生,两个孩子尽挑你和小辰的优点长了。”

邱秋见她说话爽朗不见外,笑道:“羡慕吧,赶紧找人生一个。”

吴隆漪大乐:“这主意不错。”可算有一个,一上来不是让她先结婚了。

几人说话间,褚辰接过保姆手里的轮椅,推着舅公过来了,表叔陪伴在一旁。

又是一通寒暄,随之出了候机厅,坐车。

老太太开褚辰帮表叔买的奔驰,载舅公、表叔等人,吴隆漪和邱秋、昭昭航航坐褚辰开的吉普。

褚辰帮他们买的花园洋房,紧赶慢赶在月初已装修好,家具、饰品等已全部到位,九月底移栽的花草树木全都活了(邱秋给配了营养土和生根液)。

将人送到家,安顿好舅公,褚辰带着表叔、表姐、邱秋和孩子们简略地参观一遍主楼,把房门钥匙递给表叔,询问道:“出去吃,还是在家?”

厨房里冰箱、冰柜、烤箱、烤炉、烤面包机、锅碗瓢盆、米面粮油蔬菜鱼肉……应有尽有。

在家吃,他便打电话,把林秋芳和青丫唤来,或是叫个西餐师傅。

吴长治看看父亲的卧室,小姑和保姆刚帮老爷子洗漱后,换身衣服,舒服地躺卧在床,别折腾了,在家吃吧,吃老爷子心心念念的本帮菜。

得了准话,褚辰拿起客厅的话筒拨号,没一会儿林秋芳和青丫骑车来了,带着处理好的食材和做好的半成品。

很快一盘盘菜端上桌,蒸的是褚辰去延安带回来的红米和柱子捎带来的苗寨贡米。

老太太和褚辰扶了舅公出来,昭昭勤快地帮忙拉开椅子,航航夹了一筷子草头圈子放在他盘子里,奶声奶气地介绍道:“林姨做这个大肠最好吃了,烂烂的,很好嚼。”

舅公摸了摸两人的头,笑道:“谢谢昭昭航航。”

随着他和老太太、褚辰落座,大家开始动筷,舅公饭量不大,每样菜略尝了尝,吃了点红米,喝了半碗天麻排骨汤,便饱了。

表叔、表姐、医生、保姆有些吃不惯本帮菜的浓油赤酱,老太太便招呼他们喝汤,吃清炒时蔬、清蒸鲈鱼和一盘白灼虾。

林秋芳见此,放下碗筷去厨房给做了几个三明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